美育是一种刚需,森田携手全民美育让更多的孩子发现美,感受美!
阅读1570次 时间:2019/4/12

在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的地位,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每一个孩子的眼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诗歌的样子正是这场发现美,启迪美的一种体验。


 

作品名称:《江南春》作者:王辰熙  年龄:11

 

2017年,“诗歌的样子”在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举办,并将这种美育实践的形态向全国推广,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通过美育理念、阅读文学经典、读活经典文学、用多种艺术形态表达经典文学,在提升想象力的同时,提升孩子的审美品质。

活动举办两年来,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区,影响到数百万人群,收集到数万幅作品。先后在北京、上海、陕西、山西、浙江、大连等地举行了十余场公益巡展,每年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进行为期3个月的优秀作品年度展。

 

 

作品名称:《桃花溪》作者:陈欣瑶  年龄:11

 

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孩子欣赏美、感受美,最终能够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感受到自然带给人的美和愉悦,这种幸福就是“诗歌的样子”要培育美的教育,让美成为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的一种方式。


 

作品名称:《山行》作者:黄睿萱 年龄:6

 

每一幅画都是孩子们的美好想象,都是孩子们的各自表达,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对色彩的理解,都自然的呈现在画中,具有天然、自由、童真的表现力。“诗歌的样子”正是激发儿童的审美情感,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发现美的眼睛,让孩子感受到诗歌之外的家国情怀,让美融入到日常生活。

 

 

作品名称:《赠汪伦》作者:方涵  年龄:8

 

美育的目的不是塑造未来的画家,而是让孩子们以后的生活更有品质,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真正需要建设的是精神文化层面,艺术的教育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品味的人。


 

作品名称:《渔歌子》作者:陈思博  年龄:8

 

“诗歌的样子”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报道,具有比较大的公信力。在将展览带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公益形态,为孩子带去更好的学习机会。比如,诗歌的样子已经连续两年携手森田集团、合丰好利等企业为贫困山区捐赠图书馆,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设美育课程等。


 

作品名称:《山村咏怀》作者:陈欣灿  年龄:6

 

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用画笔描绘“诗歌的样子”,让更多孩子的作品走进艺术殿堂。森田以品牌一贯的温情和初心不变的理念,以实际行动支持美育的发展,将艺术的气息融入品牌之中。在这条爱心公益之路上,让更多的孩子表达自己美好的想象。


声明:中华慈善公益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新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中华慈善公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务合作:QQ:27677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