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华慈善公益网
当前位置:中华慈善公益网 > TIFP公益新力量丨孙雪梅:用行动推动改变,女童保护应该被持续关注

TIFP公益新力量丨孙雪梅:用行动推动改变,女童保护应该被持续关注

来源:中华慈善公益网 热度:3908 时间:2020/10/27
导读:陈行甲、康瑜、汪星宇、谭亚幸、孔维、孙雪梅、黄泓翔、李博伦八位公益大咖轮番上阵,每周1个公益故事,让你看见正在改变的中国公益新力量!敬请锁定每周二晚8点,腾讯视频、荔枝FM同步更新,搜索“TIFP”即可查看,敬请关注!

由中国慈展会打造的品牌节目——TIFP公益新力量重磅推出!

TIFP是中国慈展会打造的一档分享公益新知和引领价值思潮的品牌节目,以优质内容为创作肌理,寻求在公益领域深耕的新锐人物。通过用故事说话,输出观点,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展现正在改变的中国公益的新力量。

陈行甲、康瑜、汪星宇、谭亚幸、孔维、孙雪梅、黄泓翔、李博伦八位公益大咖轮番上阵,每周1个公益故事,让你看见正在改变的中国公益新力量!敬请锁定每周二晚8点,腾讯视频、荔枝FM同步更新,搜索“TIFP”即可查看,敬请关注!

以下是TIFP公益新力量丨孙雪梅:《用行动推动改变,女童保护应该被持续关注》演讲全文。

2020年6月28号晚上,四川成都,14岁的少女祝小小从自己家中纵身一跃,坠楼身亡。留下了妈妈凄惨的哭声。

在坠楼之前,她经历了什么?

她的死,是因为认识了一个网友,46岁的企业家邱某。邱某在网上以发红包的方式,利诱祝小小给他发裸照和视频,再以此胁迫祝小小与他发生性关系,最终导致其怀孕堕胎,邱某还继续试图控制她。小小也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这个故事足够让人痛心,而下面的故事,同样让人窒息。

2017年8月11号晚,某市一个市民在大桥附近,发现了一名刚出生的女婴。婴儿被放在路边草丛中,浑身冰凉,发不出声音。

市民报警,事情传开后,全城全网都在谴责抛弃婴儿的母亲。而警方调查的结论,让人震惊又难过。

这个孩子的妈妈,竟然是一名12岁的留守女童。

她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平时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性侵她的人,是她的亲戚。在遭遇性侵后,她怀孕了,但她不知道那是怀孕,也不敢跟大人说。

在临盆时不知所措,在恐惧和无助中,把孩子丢在桥底下。

大家好,我叫孙雪梅,曾经是京华时报的一名记者,现在是凤凰网副总编辑,同时是女童保护基金负责人,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2013年6月1日,正是因为看到了频发的性侵儿童案件,因为愤怒,因为想要改变,我们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多家媒体发起“女童保护”,并于2018年发起成立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

我们希望,性侵儿童案不只是在出现热点新闻时,才被社会大众关注。

“女童保护”发起后,我们选择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路径。

一方面,自下而上,我们起草儿童防性侵教案,征询儿童心理学、性教育学、法学、社会工作学、犯罪学等领域专家的意见,共同打磨,形成一套专业的教案。

接下来,培训并严格考核志愿者讲师,讲师到一线,面向孩子与家长授课,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与能力。

记得刚开始去给孩子授课时,我们项目没有一分钱工作经费。2013年9月,我们去云南、贵州山区试讲第一课,都是单位出差顺便去上课。

在项目开展初期,也遭受过质疑。有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一听讲防性侵就皱眉头,“哎呀,你这带个性字,会不会把孩子教坏了?”在河北承德,还出现过一个情况,女童保护讲师在台上讲,家长就趴在窗户外面,竖着耳朵听。但一听完课,马上去和我们的讲师握手感谢:这个尺度刚刚好,我们以前也想给孩子讲,不知道怎么开口。

7年来,我们已经累计研发了4个版本的教案,包括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学生版、家长版、讲师版的儿童防性侵课程,以及针对6-9年级学生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程《拥抱青春期》。

截至2020年6月底,“女童保护”已在全国31个省份相继开课,累计考核通过1万名讲师,面对面讲授儿童防性侵课程覆盖385万多孩子, 60多万家长;“拥抱青春期”课程覆盖青春期孩子2万多名。此外,我们还定期进行线上培训和讲座,目前各个平台上已有数千万网友参与。

另一方面,我们做自上而下的推动,每年两会之前召开“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会上发布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分析和防性侵教育报告,对性侵儿童相关问题进行专家研讨,并有代表委员将我们的建议,提交到全国两会,推动法律和制度完善。

我们还邀请儿童保护的,还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关爱的代表委员,一起进行研讨,把我们的建议提交到全国两会,推动法律和制度完善。

这些年,我们一共提出了11条建议,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的已经实现了,比如说:废除嫖宿幼女罪,并入强奸罪。而有的正在实现的路上,比如说:对于性侵儿童的,有性侵儿童前科的人纳入数据库,对他们进行从业禁止。

70%以上性侵儿童案是熟人作案;公开曝光的案件中,10%受害人是男童;性侵儿童案发生地点往往不是月黑风高的小树林,而是受害人或施害人的住所;性侵者多次作案比例高;网络性侵儿童呈高发态势等等,都出于我们的调研报告,并被媒体和相关机构广泛引用,用以推动观念更新和制度完善。

女童保护七年了。有很多人问过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坚持?靠什么坚持?

人不是铁做的,要说没有动摇过,那是假的。在做“女童保护”前三年,我两次怀孕并生了两个孩子,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在做公益,包括产假。怀孕时,我的妊娠反应非常强烈。

曾经有人劝我说,还有工作要做,家里还有小宝宝要照顾,不该为“女童保护”分心了,图什么呢?甚至有姐妹开玩笑,说我是神经病。

2014年10月,我有轻度产后抑郁。正在这时,我和团队的两位姐妹去参加一档电视节目。节目现场,一位来自云南的父亲说,他13岁的女儿,两次遭遇学校老师性侵,再也不愿去上学。

在节目中,这位父亲不断用拳头捶打自己的额头,痛哭失声: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她,遇到那样的情况该怎么保护自己,她向我求救时还骂她,都是我的错啊!

这位父亲的痛哭,深深地刺痛了我,也更加坚定了我坚持下去的决心。如果有人教过这个孩子怎么保护自己,如果这位父亲了解儿童防性侵的常识,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像他这样的家长,还有多少?

根据“女童保护”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9年,全国各地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有2397起,受害人超过4125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仅仅是今年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决定起诉猥亵儿童罪的,就有4151人,平均每天46人。而这,仍然只是性侵儿童案的冰山一角。

当你看到每天有那么多孩子在受伤害,你忍心停下来吗?只有继续行动,继续推动改变,才能化解内心的不安和焦虑。看到孩子受伤害,我们每个大人都不应该做鸵鸟。

“女童保护”只是众多公益项目中的一个。在凤凰网,我也分管公益频道,与公益行业有着众多交集。我感受到,公益会越来越专业化,会有越来越多领域细分。但聚焦社会痛点,并寻求跨界联合的解决方案,将是大势所趋。

我期待,传媒、法律、教育、性别平等、社会学多个领域人士共同参与儿童保护事业,也期待更多企业、明星艺人、创意界等共同参与公益。

人人向善,每个人多做一点,世界才会更好。

    声明:中华慈善公益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中华慈善公益网之意见及观点,任何透过中华慈善公益网网页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中华慈善公益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递公益活动 为爱暖人间
CopyRight © 2022 中国·中华慈善公益网 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276774081
皖ICP备202201396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