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华慈善公益网
当前位置:中华慈善公益网 > AI赋能,点亮心灯:大学生结对帮扶残疾伙伴

AI赋能,点亮心灯:大学生结对帮扶残疾伙伴

来源:本站 热度:31 时间:2025/9/8
导读:近日,一场旨在赋能青年、关爱残疾人群体的创新公益行动在广州市黄埔街道圆满落地。

近日,一场旨在赋能青年、关爱残疾人群体的创新公益行动在广州市黄埔街道圆满落地。由广州市黄埔区民政局、黄埔区社会组织党委主办,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的黄埔区第六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AI脑波疗愈·未来智能舒压师培养计划成功举办。该项目联合黄埔街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成功招募并培养了一批有爱心、有担当的大学生,使其掌握了前沿的AI心理舒压技能,并与社区提货点的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构建了科技赋能、青年引领、社区融合的新型助残支持网络。

 

打破传统,科技赋能:大学生亲身体验AI+心理黑科技

本次活动特邀AI心理专家于佩桦老师现场指导,带领大学生们共同经历了一场脑科学+VR的疗愈革命。培训现场,学员们深入体验了多项创新内容:通过便携式脑波设备实时监测情绪状态,实现情绪数据可视化;学习运用AI算法快速生成个性化心理疗愈方案;系统掌握从技术原理到设备操作,从数据分析到方案选择的智能心理舒压服务核心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参与培训的大学生都免费获得了脑波检测套装,为后续开展结对帮扶提供了专业的工具箱

 

结对帮扶,薪火相传:从学习实践的温暖传递

掌握技能后,大学生们立即投入到实践应用中。接下来完成培训并考核通过的大学生与社区提货点就业的残疾人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逐步推进这些新晋的AI舒压师开始履行他们的职责:每月定期前往结对伙伴工作的提货点,运用所学技能为残疾伙伴进行脑波情绪检测与VR舒压体验;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成为残疾伙伴的倾听者支持者;还将简单有趣的舒压技巧传授给残疾伙伴,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增强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能力。

 

多方共赢,成效显著:青年实现价值,残疾人融入社会

该项目构建了一个多方受益的公益闭环。大学生们通过参与项目,获得了极具前瞻性的AI心理技能认证,丰富了社会实践经历,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自我价值;残疾人员工获得了精准化的心理情绪支持,有效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更好地融入社区和工作环境;社区则构建了由受过专业培训的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心理支持网络,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与和谐度。

 

通讯员:严庆弘


    声明:中华慈善公益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中华慈善公益网之意见及观点,任何透过中华慈善公益网网页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中华慈善公益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递公益活动 为爱暖人间
CopyRight © 2022 中国·中华慈善公益网 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276774081
皖ICP备202201396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