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酿韵社会实践团队 江苏大学文学院:千年醋香飘新韵,青春力量传文脉
江苏大学文学院:青春守非遗,匠心酿醋香
盛夏时节,江苏省镇江市石马湾社区活动室内醋香袅袅,欢声阵阵,来自江苏大学文学院的酿韵社会实践团队以“讲解+互动实验”的形式为社区老人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镇江醋文化科普活动。这场实践不仅让非遗技艺“活”了起来,更展现了当代青年以专业所长赋能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活动伊始,主持人结合图片和视频追溯镇江香醋的千年脉络,从东汉时期的酿醋起源,到明清时期的工艺成熟,再到当代的国家级非遗认定,完整呈现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千年传承脉络。“三十道工序,道道有讲究;四季轮回,时时有章法。”从“夏伏晒、冬捞冰”的时令智慧,到三十道工序的严谨考究,再到“固态分层发酵”的独特工艺,主持人向社区老人们介绍了镇江香醋的制作工艺。
图为主持人介绍镇江香醋的发展历史。潘玥琪 供图
为了让传统技艺更容易理解,活动特别设置了科学实验环节。在“醋遇牛奶”实验中,工作人员将镇江香醋滴入牛奶,产生的絮状沉淀引得参与者啧啧称奇。接着实践团队成员将小苏打加入香醋,剧烈的气泡反应演示了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古人虽不懂化学反应,却通过不断尝试掌握了最佳配比,这正是传统工艺的科学价值。最后的“闻香识醋”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实践团队成员准备了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让大家辨别,几位老人主动上台尝试,通过亲身实验感受镇江香醋特有的“香、醇、浓”特点,这种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展示方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图为社区老人辨别镇江香醋和山西老陈醋。潘玥琪 供图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觉成为醋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们制作的醋文化宣传小视频在网络平台热播,设计的文创产品走进旅游景区,撰写的科普文章被广泛转载。这些青春身影用专业所长激活文化传承,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图为志愿者将小苏打加入香醋。潘玥琪 供图
千年醋香,因青春传承而愈发醇厚,文化根脉,因青年守护而永葆生机。当代大学生以实践行动诠释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坚守工匠精神的内核,也要创新传播的形式;既要深挖文化价值的底蕴,也要搭建连接古今的桥梁。当青春力量遇上千年文脉,必将让更多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光彩,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代接力中绵延不绝。(通讯员 潘玥琪)